近年来,养猪业在中国已经越来越趋向于集约化,猪的运输也越来越普遍,运输是养猪生产中最重要的应激因素之一,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驱赶,装卸,运输过程中的颠簸、冷热刺激以及拥挤和相互撕咬,动物对陌生环境的恐惧都存在着严重的应激反应。
汽车运输的商品猪,都是肥猪。一般汽车厢内装猪的密度大,猪体因各种刺激引起的代谢增强,体温升高,散热量增高,对流散热困难,即使寒冷季节,也可以使车厢内温度上升1~ 3 ℃,在夏季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,车厢内温度可升高至40 ℃以上。由于产热多,散热困难,猪体大量出汗,导致高渗性脱水,血浆渗透压升高和尿量减少。体表血管扩张,心脏收缩加强,频率增加。在持续高热应激下,耐受力低、适应性弱的猪很快出现心力衰竭,脑供血不足,肺淤血、水肿, 全身循环淤滞,呈现虚脱状态,因得不到救治,往往死于车厢内。
猪运输应激
运输应激的机理
在运输过程中,许多种刺激同时作用于机体引起神经中枢和下丘脑的兴奋,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功能加强,同时伴有一系列的神经、内分泌、代谢和血液形态学等方面的变化,以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和抗应激能力。
当应激时猪只处于紧张兴奋状态、呼吸急促、心跳亢进、氧的消耗、分解代谢和产热量都大幅度的增加。从而可使猪的体重减轻和体温升高。
抵抗期
警戒反应显著减少,同时对应激原完备的抵抗力逐渐发展起来,在应激原仍然存在的情况下,机体竭力保持内环境的稳定,皮质酮分泌升高,以应对有害刺激。
衰竭期
当较高的皮质酮循环水平对循环、消化、免疫和其他系统产生显著效应,但仍无力战胜应激原的作用时,机体就会产生休克、消化溃疡和对感染抵抗力的下降,对个体产生致命危险。
对一些因神经系统功能弱而导致适应性弱的个体,这些刺激会彻底击垮机体防卫机能的抵御作用,产生运输应激:精神萎靡、食欲不振、咳嗽、呼吸困难、腹泻、体温升高,站卧不安,呼吸和心率增快,肌肉颤抖,进而产生休克和虚脱,直至造成少量或批量死亡,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。
病理变化
主要表现肌肉苍白,质地柔软,体液渗出,形成“ 水猪肉” 或呈白肌病的病理变化。病变多发生在半键肌,半膜肌和背最长肌。急性死亡病例的病理变化,主要是胃肠溃疡,肺脏急性坏死,心、肝、肾等脏器发生实质性变和坏死,肾上腺出血、血管炎及全肺坏疽。
运输应激实体调查
猪只公路运输2h后,其体重会降低1.5 %, 4 h后降低4%,48h后降低7.4%。运输后,平均体温由39.3士0.3℃升至39.98士0.5℃。平均心搏率由运输前的79.5士4.6次/分钟,增至运输后的99.2士11次/分钟。大部分猪只的心搏率都在100次/分钟以上。平均呼吸率由运输前的12.25士3.4次/分钟增至运输后的24.3士3.2次/分钟,并且导致猪只不思饮食、打颤、不安、敏感、狂躁或畏缩、颤抖、胃肠机能紊乱、拉稀、高热等。
2000年时一个抽样调查发现
运输时平均每车猪的碎死率达到10%。因产热多、散热少、体温升高、新陈代谢旺盛、氧化不全的中间代谢产物大量蓄积,引起脱水和酸中毒,促进疾病的迅速恶化。出现水盐代谢失调,造成组织缺氧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的调节作用,心、肺代偿机能衰竭。最终导致窒息和心脏麻痹而死亡。
主要症状及类型
商品猪运输应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是多种多样,形形色色的,运输及宰前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以下3 种。
猝死型应激综合征
受强烈应激原的刺激,无任何临床病征而突然死例如,由于过度拥挤或惊恐,猝然死亡。其猝死机理,主要是在运输途中高度惊恐,神情紧张,交感——肾上腺系统受到剧烈刺激时活动增强,引起休克或循环虚脱所致。
急性应激综合征
通常见于运输途中的肥猪,主要为运输热应激、拥挤应激等所致,所表现为大叶性肺炎。病猪变现为全身颤抖,呼吸极度困难,皮肤潮红,出现紫斑,严重时全身青紫,有的出现脱毛现象,体温升高,黏膜发绀,肌肉僵硬,直至死亡。
慢性应激综合征
一般认为应激原强度不大,但持续或间断反复作用所引起的,反应轻微,易被忽视。如在运输途中,商品猪不断地作出适当的努力,形成不良的累积效应,致使其不能行走,共济失调、跋行,站立时四肢剧痛等。在车上就已不能站立或不能行走;或虽然站立,但不能行走,甚至走不了几步就出现剧痛,实质震颤,腹肌痉挛,抽搐倒地,待症状缓解并休息一段时间后,再强迫都不行走,有可能出现瘫痪。
欢迎光临 切它网B2B商人社区(Club.QieTa.com) (http://club.qieta.com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2 |